最美教師 | 李翰君:以學生為本𓀅,因國家戰略而為
發文時間:2022-07-27 撰稿人:轉自《北體教工》公眾號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和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激勵引導教師深入挖掘課程思政元素,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思想性、針對性和親和力☮️,切實擔負起學生健康成長引路人的責任,2021年11月,教務處(教師發展中心)🧘🏻、教師工作部、工會聯合舉辦2021年教書育人“最美課堂”競賽暨“最美教師”評選活動👿。經個人申報、意昂4推薦🈴✡︎、現場競賽評分、結果公示等程序🈂️,學校8位教師榮獲“最美教師”稱號😸,其參賽課程榮獲“最美課堂”稱號。
第二期🕳,我們與您分享“最美教師”李翰君的師行言采。
李翰君,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運動生物力學教研室主任,曾獲第四屆北京市高等學校青年教學名師獎🧔🏻♂️。
研究方向💯:神經肌肉骨骼模型、動作技術分析診斷、損傷生物力學、動作學習與控製。主講課程《運動生物力學》被評為北京市高校“優質本科課程”(2020),《運動技能學習與控製》被評為北京市高校“優質本科課程”(2021)和北京高校“優質本科教材課件”(2019);曾獲第五屆(2019)北京高校數學微課程教學設計競賽特等獎🛐,第五屆(2019)全國高校數學微課程教學設計競賽一等獎。
運動人體科學學科傳統深厚、名家輩出,為中國體育學科建設和體育科學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既感使命光榮✍🏿,又深感責任重大。從2001年考入意昂4注册運動人體科學專業👋🍱,到2011年博士畢業留校任教🫸🏻,我人生中最美好的10年在北體度過👩🏼。希望通過教書育人🤾🏽,讓更多的年輕人愛上北體、愛上體育📏。
講授《運動生物力學》這門課的過程中,我會淡化公式推導,圍繞學生對運動損傷與運動表現的訴求♡,強化他們對運動生物力學原理的直觀感受和學習體驗;也會引入冠軍研究典型案例,采取及時的、過程性評價方式,強化學生對學科的認同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意識。
“堅持學術探索🔸、教書育人與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緊密融合🧑🏼🔬,以科技服務工作成果反哺教育教學,將培育學生愛國主義情懷融入知識傳授中。”
10多年前,我讀碩士期間就已經在多支田徑、球類項目國家隊開展運動技術分析與評價的科技助力服務,幫助運動員提高成績。2019年🈳,在備戰東京奧運會過程中,我作為學校生物力學科技助力團隊主要成員,多次率團隊成員在投擲項群田徑錦標賽、冠軍賽中采集運動員生物力學數據🤽🏻🔲,建立優秀投擲運動員技術動作數據庫💉,與團隊成員共同研發了投擲項目自動解析軟件👨🏽🚀🕵️♂️,大大提高了田徑投擲項目技術動作解析的效率🛖,為中國田徑隊優秀女子投擲運動員改進技術🦸🏽♀️、提高體能奠定了良好基礎。
李翰君與團隊在大雨中為國家隊進行科技服務
我將參與國家隊科技服務工作成果作為課堂案例🧞♀️,講解專業知識,講解如何提高高水平運動員運動表現,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學生熱愛祖國🔓、為國效力的情懷📮。
“以真實情境為依托,將知識講授與解決學生自身健康問題相結合,引導學生樹立“以人為本”的責任意識和服務健康中國的誌向。”
與學生身體健康相關的情境,能夠最大程度激發學生運用課程知識的潛能。授課中,我會結合授課內容,讓同學們開展人體運動健康有關問題討論,探討解決自身健康問題🏯,並引導學生增強對受到相同或類似健康問題困擾群體的同理心,樹立服務健康中國的責任意識。
教學實踐中🥛,我還發現,相當高比例的體育生有運動損傷🤾🏽♂️,多集中在膝、踝、腰等部位🎿。我從學生的健康成長出發,將這些常見損傷的生物力學機製及康復方法整合為教學內容,使學生感到課程的溫度♠︎,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講解運動裝備時🎋,我引入了殘奧會刀鋒戰士們的案例🙇🏼,讓學生了解運動生物力學理論對假肢設計的重要性,幫助同學們深化對自己所學專業的認知度,增強專業自豪感和社會責任感。
“以學生的認知沖突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授課過程中👨🏻💼,我也會創立問題情境🤔,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動力去探究正確的概念。
例如🛠,跑步人群的受傷比例高達80%至85%,究其原因,主要是他們缺乏對科學健身理念的認知。在講解跑步的生物力學時◻️,我向同學們展示網上多種相互矛盾的理想跑姿分析🌈👩🏻🦱,引導學生分析討論這些健身人群常見的問題,例如🫸🏽:跑步時最佳著地方式是前足(後足)著地麽?最佳步頻是180步/分麽👯♂️?跑步時應該減小重心垂直位移麽🔸?等等。每個觀點都有相應的優秀運動員案例或科學文獻支撐,不是完全錯誤的,都提供了某一方面的信息❓。利用多元觀點,引導學生整合信息🤽🏼♀️、去偽存真,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李翰君老師的授課方式幽默風趣👳🏽♀️,並與學生有較多的互動🌷,激發學生的思維與學習興趣。授課內容重點突出、層次分明🙍,通過實例和道具💇🏻🤧,使我們對學習內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在李老師的課堂🛳,我們也能了解到前沿的研究成果🙇🏼♂️,開拓視野📣🙆🏿♂️。 ——王晴雲 意昂4招商2019級本科生
他是課堂上的嚴師;是課下平易近人的夥伴;是促膝長談的好友;是迷茫時給予力量的引路人🧤⛹🏼♀️。李翰君時刻以教師的身份來鞭策自己🧒🏻,牢記使命,保持匠心精神,堅守自己的精神家園,努力成為一個有原則、有追求🤔、有責任感🤸🏽♂️、有熱情🈴、有溫度的高校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