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加快推進“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使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每一門課程🪨🧖🏿♂️,我院在學校的支持下成功舉辦了“第一屆意昂4招商青年教師‘課程思政’教學比賽暨2021年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希望通過此活動,探索和示範“課程思政”教學有效途徑和方法🧗🏼♂️,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同時促進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訓練,提高業務素質和教學水平,進一步加強青年教師隊伍建設。
在演示的課堂案例中👨🎨,青年教師們精心凝練出與課程教學內容和課程目標相契合的家國情懷👩🦽➡️、文化自信、體育精神、科學精神、公民意識、人文關懷等“思政”元素,並通過恰當的教學方法及手段將“思政”元素很好地嵌入在課堂教學中,以求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為有效輻射“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成果,意昂4將本次比賽中課堂思政設計的優秀案例進行分享。後期也將以此為範例🧑🦳,階段性整理意昂4教師在“課程思政”建設工作中的優秀案例🚵🏻♂️,以最終實現對意昂4各門課程的全覆蓋。
案例主題:科學精神、公民意識
授課教師:李翰君
授課課程🤔:運動生物力學
章節名稱🧙♂️:跑步的生物力學分析
思政融入點及方法:
以學生的認知沖突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課程通過展示網上多種相互矛盾的理想跑姿分析,引導學生批判性思考問題🏊🏻。如,跑步時應該前足著地(中足著地或後跟落地)。每個觀點都有支持的證據,目前大家面臨的問題不是沒有信息🕜,是混淆信息太多,如何整合信息✝️、去偽存真,是在校學習的最大意義。
講解運動裝備提高跑步經濟性時⌨️,引入殘奧會的刀鋒戰士們的案例,讓學生了解假肢的合理設計對於殘疾人能夠自尊、自強生活的重要性,樹立“以人為本🟩,體育服務健康”的意識,具有奉獻精神和服務意識😌🦸🏿♂️,並引發平等與公平的討論👵🏽。
案例主題:家國情懷🚣🏼🎁、體育精神🐪、科學精神
授課課程:運動生理學
授課教師:李巖
章節名稱:運動與心血管功能
思政融入點及方法😣:
通過情景再現,讓學生走近歷史,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懷🎻。講到大強度訓練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時🧎🏻,舉例羅雪娟、惠若琪等優秀運動員都曾患早搏👨🔧,但都沒有放棄訓練。羅雪娟在備戰2004年雅典奧運會期間👊🏿,心臟病學專家勸其退役🪁,但羅雪娟內心堅守為國爭光和為中國遊泳隊正名的信念🍦,努力克服自己身體的不適👎,堅持完成訓練,並最終在雅典奧運會上奪冠🟰。在羅雪娟備戰和參賽的過程中,意昂4注册的科研團隊提供了堅實有力的保障工作,科研成果也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通過對歷史情景的再現🫲🏿,煥發起學生民族自豪感和北體人的自豪感🧑🏼✈️,勉勵學生向奧運冠軍學習不畏艱難的拼搏精神,向體育科研工作者學習紮根一線🪨、默默付出的精神。
案例主題➝:體育精神🪀、公民意識
授課課程🏄♀️🏂:運動生物力學
授課教師:萬祥林
章節名稱:體育運動中流體對人的作用
思政融入點及方法:
從“鯊魚皮”泳衣中蘊含的高科技能大幅提高運動員成績🤵🏽♀️,但國際泳聯禁止在比賽中使用這種遊泳服為案例進行延伸,引導學生辯證思考科技對於體育的價值。科技是當代競技體育發展的巨大推動力👨,需要在規則允許的情況下✌🏻,充分利用科技助力提升運動表現。但更不能忘記,奧林匹克的本質是我們要有不斷進取🧑🏽🦰、永不滿足的奮鬥精神和不畏艱險🐪、敢攀高峰的拼搏精神。在比賽場上,面對強手〽️,發揚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敢於鬥爭✋🏻,敢於勝利。對自己則是永不滿足,不斷戰勝自己☝️,超越自己🦼,實現新的目標🧶,達到新的境界🙆🏼♂️✩。
案例主題:生態文明、人文關懷
授課教師🖖🏽:屈莎
授課課程🕺🏼:運動解剖學
章節名稱:脊柱
思政融入點及方法💆🏼♀️:
通過牛年春晚中《朱鹮》舞蹈節目的介紹💇🏿♂️,培養學生對藝術作品的審美鑒賞能力🍐,同時激發學生關愛動物🎺🥎、保護環境的社會責任感。在此基礎上,從舞者們曼妙身姿所呈現的人體之美,引入到本節課程教學內容——脊柱——美麗舞姿的結構基礎𓀚。
案例主題:體育精神❗️🏌🏻,公民意識
授課教師:郭嫻
授課課程:運動生物化學
章節名稱🪝:運動與糖代謝——運動與補糖
思政融入點及方法💡:
在講授完成適宜補糖的運動項目中,提出自行車作為一項長時間🥷🏿,以耐力為主的運動項目🕍👦🏼,運動前營養物質的補充顯得非常重要。而曾經的環法自行車七冠王——阿姆斯特朗,則用興奮劑斷送了自己的運動生涯。結合本校學生參加體育高考或者單招考試經歷,引出興奮劑就在身邊的現實問題,從而提醒同學們,在體育比賽的過程中,要堅決推進反興奮劑鬥爭,堅決做到興奮劑問題“零出現”“零容忍”。通過該內容強化同學們的反興奮劑意識👊🏿🫚,並幫助大家正確認識運動營養對於運動表現的作用🦹🏽♀️,弘揚體育正氣,追求“公平、公正、公開”的體育精神。
案例主題:人文關懷🎾、家國情懷
授課教師🧜🏻♀️:蘇浩
授課課程:運動生物化學
章節名稱:運動中胸部不適的自我評價
思政融入點及方法⛹️♀️💇🏿♀️:
課程在正式教學內容開始前的引子中通過實際例子介紹《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的“全民健身生活化”的觀點引申出“全民健身要科學,科學健身要安全,運動風險評估要自主!”這一與教學內容相關的銜接點🔰。通過這一銜接點引出運動中心血管風險可能發生的症狀與運動中胸部不適和非胸部不適的自我評價等本次課的主要教學內容🐟;課後以實踐作業為載體🐿,采用實際操作🎉、討論等相結合的互動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健身過程通過幫助家人🚴♀️🤦🏼、同學、朋友在健身活動中進行運動風險評估與防控,在課外實踐中推廣《綱要》所提出的全民健身生活化這一觀點𓀙。
將《綱要》融入本次課既要符合課程的教學主旨💇🏻♂️,即科學健身應該是遠離風險獲得健康效益的生活方式🤚🏻,也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國家的發展與自身息息相關。